Mon - Fri : 09:00 - 17:00 福清市玉屏街道西大路4#106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全国加盟咨询电话

18559916797

返回顶部
热门家政项目 更多项目
人才推荐 更多人才推荐

实证调查6城15家机构后,发现老年人需求的底层逻辑...

[复制链接]
admin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3-26 15:30:40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前,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推进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服务体系建构等问题迫在眉睫。“养老服务体系”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概念,是一个“老年人在生活中获得全方位养老服务支持的系统”,其中供需结构平衡是关键问题。

以机构养老为案例的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养老服务的供需存在偏差,这种偏差从政策和制度设计角度看就是基于供需的结构性平衡缺失,需要更多地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出发来解构供需之间的二元对立,重构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逻辑。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在现代社会,养老服务是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的,以防范、减少和应对失能状况为重点,为老年人提供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综合性服务。养老服务体系则是指老年人在生活中获得全方位养老服务支持的系统,覆盖养老服务事业、产业、慈善业、设施建设、人才发展、文化培育、体制机制改革、重点项目工程以及服务标准制定、监管、保障措施等诸多方面。


近几十年来,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战略不断发展并逐步成形成,但从迄今为止出台的各项养老服务相关政策以及基于这些政策建立的养老服务制度来看,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在顶层设计、整体部署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欠缺从供需结构平衡角度进行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导致出现“未富先老”“慢富快老”矛盾,较突出的表现主要有城乡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甚至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之间不平衡等,即养老服务非体系化现象。

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的专业学术期刊《社会学研究》发表一篇题为《供需与结构: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构的逻辑——基于六城市养老机构的实证调查》的论文指出,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面临的诸多突出问题中,最为重要的是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包括供需结构、供给主体结构和政策体系结构失衡等。


为了充分反映当前我国机构养老服务供需水平、各地区机构养老服务的差异,按照经济发展状况和机构类型,在南京、杭州、上海、哈尔滨、长春和昆明等六个城市选择了15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针对机构养老服务供给和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开展访谈与问卷调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区域分类,南京、杭州和上海可归入东部地区,哈尔滨和长春可大致归入中部地区,昆明则属于西部地区。在调研中,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真实性,对六个城市中的公办、公建民营、民营养老机构进行了分类抽样调查,选择身体状况良好、思维清晰、能积极配合回答问卷内容的老年人为调研对象,采用的调研方法是面对面问卷调查,共计调查162位老人,获得有效问卷162份。


在调研的养老机构中,入住老年人的性别结构中女性居多,男女性别比约为1∶1.5,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入住老年人的性别结构相似,只有西部地区的样本男女人数相若;从各机构类型来看,公办、公建民营、民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性别构成也都是女性多于男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女性的平均寿命普遍高于男性,且女性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方式的接受度更高。

在中国养老文化传统中,居家养老是首选的养老模式。调研显示,综合来看,入住机构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其一,被调查对象大部分为高龄甚至超高龄老人,其子女年龄也多为五六十岁,因此,65.4%的老年人选择的原因中都有“在家无人照顾”这一选项。其二,不愿意麻烦子女和其他晚辈也是不少老年人选择入住机构养老的原因之一(占56.2%),只有极个别老年人(占1.9%)是因为“与子女共同居住矛盾多”。其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养老政策的完善,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看法也在逐步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从自身角度考虑选择更优质的养老方式。

640?wx_fmt=jpeg


为了真实反映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水平,以老年人在养老院享受到的养老服务项目作为判断标准。养老机构在生活照料方面的服务供给充裕,基本能为每位入住老人提供饮食、打扫卫生等服务;休闲娱乐活动、医疗保健服务较充裕,老人们空闲时间较多,为了帮助他们打发时间,机构会定期组织老人们开展唱歌、书法、绘画、读报和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排解其远离亲友的苦闷和空虚;机构会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项目,如每日测体温、血压等。但是,老年人普遍反映,所住机构缺乏紧急救援、心理慰藉服务,尤其是心理慰藉服务没有专人负责,仅靠与护工聊天或者志愿者偶尔探望来排解心理问题。

640?wx_fmt=jpeg

老人们普遍对紧急救援和心理护理服务更加关注,因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基本上属于中高龄老人,身体状况较差,害怕万一出现意外不能及时就医的话就会耽误或错过治疗的“黄金时间”。当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生活品质。大部分老年人在退休以后角色从社会转向家庭,此时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具体表现为失落、孤独、焦虑等心理老化问题。若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长期无法满足,不仅其生活品质会大打折扣,其身体免疫功能也会减弱,易患一系列的疾病)。

640?wx_fmt=jpeg


从养老服务供给角度看,162位老年人中享受到生活照料相关服务的比例高达95.7%。但是就其自身状况而言,调查对象中可自理、对生活照料并不急需的老年人居多,占总数的87.7%。在医疗保健服务方面,所调查的养老机构基本都为老年人提供了相应服务,其比例为72.8%。然而,大部分养老机构只能提供量血压、测体温等基础医疗保健服务,入住老年人身体不舒服或者有疾病时还是选择去市里大型医院诊疗,且所需药品亦是由其本人或子女去医院购取,对所在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依赖度较低。

老年人对养老院各项服务的满意度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养老院养老服务的供给水平是否能满足其自身需求。调研显示,老年人对护理人员、服务人员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活动空间,满意度最低的是饭菜质量。进一步比较不同地区养老院服务满意度评价发现,中西部养老机构各项服务的满意度大多高于东部,究其原因,作者发现,上海、南京、杭州等市的老年人更注重养老服务质量,所以在评价满意度时打分更加严谨。

640?wx_fmt=jpeg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被调查者对各类服务的总体评价基本满意,其中对收费价格的满意度最低。究其原因,大部分老年人的唯一收入来源是退休金,且将退休金全部用于支付养老院费用,然而每年入住养老院的费用在不断提高,故老年人对收费价格的满意度较低。此外,在各项服务的评价方面,对中西部地区养老机构的满意度大多高于东部,公办养老机构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可见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和公办机构的养老服务水平更好一些。

640?wx_fmt=jpeg


对于供需差异的分析显示,养老机构提供的生活照料、休闲娱乐服务能基本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其满意程度较高,但是在医疗保健、紧急救援、心理护理等方面,老人们普遍认为供给不足,满意度较低。此外,中西部地区老年人相较于东部地区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的急迫程度较低。调研人员通过深度访谈发现,中西部地区的老年人在养老服务项目上并没有更高要求,只要保障其基本生活就感到满足,而东部地区老年人对生活质量要求更高,希望有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项目。

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是当下中国养老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养老服务供给内容与需求内容存在严重脱节,在优质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紧俏”与一般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滞销”之间存在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在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等方面,现行养老服务供给充足,而在养生护理、医养结合、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方面明显供给不足。这一问题还表现为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不足。


要解决好这些结构性失衡问题,关键在于选择怎样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从老年人需求出发还是从国家供给出发,是立足于制度与政策框架还是立足于大众对养老服务体系的认同。”在供需制度结构层面,应始终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供需的制度结构放在怎样的框架下去思考,是基于老年人的需求还是从国家供给模式出发,是基于政策制度框架还是立足于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体系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我国养老服务供需制度结构的重构。


所谓制度—结构,就是行动者与社会结构之间要达到一种平衡,政府养老服务政策及其制度制定的内容与资源配置能力是与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即结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这里的社会环境也可以被视为广大老年群体的需求,要在这种需求的基础上去配置养老资源,实现供需结构的合理与平衡。

在国家层面,从时空结构的视角看,服务体系的建构是全方位的,这不仅仅是地域概念,更主要的是多维度的社会制度结构概念。比如政策体系、服务标准化体系、评估监管制度体系、养老服务网络技术与信息体系等等,都需要突破我们原有的政策制度框架,从供需结构平衡的角度进行设计。这正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构所需要遵循的逻辑。




凡秀家政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凡秀家政创始人、共公营养师、家政讲师、月子营养膳食专利持有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4

Dororo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3-26 15:32: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夜行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3-26 20:07:15
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缄一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小允。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400-7722-919

工作日Mon - Fri : 09:00 - 17:00
  • 我的微信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