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背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四大护理技术之一,也叫叩击排痰法。是通过叩击背部,促进附着在气管、支气管、肺内的分泌物松动以利其排出,防止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为了预防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通常需要护理人员经常给老人翻身、拍背。拍背排痰适用于大量粘液和稠厚分泌物,呼吸功能降低或咳痰无力的老人,如长期卧床、活动障碍、营养缺乏及术后的老人。大家都会拍背,但是真的都拍对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拍背的几大要点。
叩击排痰法的六大禁忌症:
1. 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老人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卧床,床上活动时应避免突然坐起,转身及改变体位等。叩击会促进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危及生命。
2. 大咳血、活动性出血:给予大咳血老人拍背叩击,可能会导致出血情况恶化,甚至出现血管破裂。
3.胸部骨折:胸骨骨折常因暴力直接作用于胸骨区或挤压所致,表现为胸骨肿胀、疼痛,可伴有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叩击振动会增加老人的疼痛,甚至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如何正确为老人拍背排痰?
1. 让老人取适合体位:若老人精神尚可,可鼓励取坐位;若体力不支或意识模糊,也可让其取侧卧位,拍打一段时间后再帮助转换另一侧卧位。切忌让老人俯卧趴在床上拍背,这样会影响老人呼吸,也不利于痰液排出。
2. 拍背的部位要准确:不能随意地在老人的后背乱拍一气。肩胛骨是人体明显的骨性标志,容易辨认,拍背时可选取肩胛骨下端以下3-5CM的部位为“底线”,然后从下至上,从背部两边向中间位置拍打。
拍背方法要正确:手掌合成杯状,拇指紧贴其余四指,腕关节不动,利用肩肘关节带动手掌,使手掌平稳着落(该方法所扣的空气较多,叩击力较均匀、稳定)。以40-50次/分的频率、力度均匀一致,由下至上、由外至内叩击。每次10-15分钟。切勿以掌心或掌根部拍背。拍叩时要衬着衣物,力度适中,以达到排痰效果,又不引起老人疼痛,叩击局部皮肤以不发红为宜。
注意事项:
1.叩击的时间和频率应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应饭前30分或饭后2小时进行。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若痰多,可增加次数。
2.由下至上、由外至内叩击,叩击的相邻部位应重叠1/3,力量中等。
3.若老人咳嗽反应弱,则在吸气后给予刺激—按压及横向滑动胸骨上窝的气管,以使咳嗽。
|